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桂林市平均海拔150米,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

4亿年前,桂林地区处于泥盆纪,还是一片汪洋,经几次强烈地质构造运动,形成桂林—阳朔巨大斜坡。华南地壳抬升后,海底数百米石灰岩层露出水面,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充足的弱酸性降雨长期溶蚀石灰岩层,最终形成山、洞、天坑、峰丛等溶洞。桂林山水主要有象鼻山、塔山、九马画山七星岩、芦笛岩、漓江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八角寨龙脊梯田等景点。其中漓江是岩溶山水游览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灵渠,南至阳朔镇,由漓江一水相连。芦笛岩位于桂林市区北郊,因芦笛岩洞口长有一种可做笛子的芦荻草而得名,它是整个漓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象鼻山位于广西桂林市漓江与桃花江(旧称阳江市)汇流处,因其山形酷似一只巨象伸长鼻临江饮水而得名“象鼻山”。八角寨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福竹村境内,地处湘桂交界的越城岭山脉腹地,又名云台山。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八角寨丹霞山地貌分布范围40多平方千米,被誉为“丹霞之魂”。遇龙河景区为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山水园地。

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桂林市为首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申遗成功,桂林山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自然造化

4亿年前,桂林地区处于泥盆纪,还是一片汪洋。几次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地层形成褶皱并伴有断裂发育,形成了桂林—阳朔巨大的斜坡。华南地区地壳抬升后,原本沉积在海底数百米的石灰岩层渐渐露出水面。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作用下,高温多雨且植被茂盛的地区,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当这些含有碳酸的雨水通过缝隙流入岩层时,就会与岩石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并随水流失。天长日久,岩石中的缝隙不断扩大,最后就会在地表形成孤峰、峰林、天生桥等自然景观,在地下则形成巨大的溶洞。而当水流出岩层,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水中的可溶性物质又会重新沉淀下来,逐渐形成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桂林市的峰林地貌,以峰林(平原)和峰丛(洼地)两类共存,标志其发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该地貌系统协同向有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桂林受地下水与直接降水的影响,在此条件下受综合岩溶作用,除一般的化学溶蚀、溶水侵蚀及崩塌作用外,生物岩溶作用特别是植物岩溶现象十分普遍。关于岩溶峰林地貌的发育与演化,即峰林与峰丛间的成因关系,一般认为是从峰丛洼地·峰林平原孤峰平原依次逐步演化,三者分别代表青年、壮年和老年阶段。

山水景观的人文升华

公元前219年,为解决秦国秦攻百越之战的物资运输问题,掌管军需供应的监御史禄启动了灵渠开凿工程,成功地沟通了湘江漓江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实现串联。至此,岭南地区正式被纳入华夏版图。唐代,人们在漓江与阳江市(今称桃花江)交汇之处筑成城郭,东西以漓江与阳江河道构成城防水系,北借叠彩山、宝积山等构筑陆上城防,拱卫夹城、子城,形成了桂林市最初的山水环抱的城市格局。宋代,人们顺着山势靠着水边,挖掘水池修建城墙,建造街市,形成了现有的城市内湖水系(宋护城河)和核心区用地格局。明代以叠彩山、象鼻山为轴线,以独秀峰为核心,建靖江王城,形成了“山—水—城”的城市形态。

近现代保护与发展

1979年,桂林被国务院定为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1982年,桂林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桂林启动环城水系建设,人工开挖木龙湖连通榕湖、杉湖、桂湖漓江桃花江,形成集多类景观于一体的 “两江四湖” 景区;2002年6月,该环城水系建成通航。2005年,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9月19日,桂林市开工建设“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完工后可以贯通桃花江与4个内湖,枯水期漓江向桃花江补水,桃花江向4个内湖补水,也为桂林山水增添更多景观。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桂林为首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申遗成功,桂林山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位于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桂林市平均海拔约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

气候

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年平均气温为19.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9℃。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市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地质地貌

桂林山水是以峰林—洼地为代表的热带溶洞,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桂林地区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根类岩石(如碳酸钙白云岩石膏石盐等)分布很广,在第三纪时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新第三纪时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湿热的气候使得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

水文

桂林市处于西江支流的桂江流域,集雨面积19288平方公里。桂江上游的漓江湘江有运河(灵渠)沟通。境内漓江流域面积12565平方公里,干流长295.27千米,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8.9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08.9立方米/秒。桂江下游马江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5亿立方米;汛期流量为145.2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81%;平均含沙量为0.13千克/立方米,侵蚀模数为129吨/平方公里。漓江自北向南蜿蜒流淌,其主要支流有桃花江、小东江、南溪河良丰江(相思江)、宁远河。

生物多样性

桂林地区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水稻、罗汉果孟宗竹柑橘、柚子、马蹄、红薯、白果、板栗、沙田柚金柑

截至2024年11月,桂林市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638种、野生维管植物312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种、二级保护动物9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61种。2024年,桂林市又新发现全州樱花、猫儿山香茶菜、阳朔风筝果等3种新植物。

 重要景点

桂林山水以三山(象鼻山、塔山、九马画山)、两洞(七星岩、芦笛岩)、一水(漓江)的旅游景点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

象鼻山

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它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组成的。位于广西桂林市漓江与桃花江(旧称阳江)汇流处,是桂林山水之魂,也是桂林山水城徽,因其山形酷似一只巨象伸长鼻临江饮水而得名为“象鼻山”。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形成一个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每当月明之夜,与江中的倒影,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鼻山”的景观。

塔山

塔山在漓江东岸、小东江西畔,与穿山隔江相望,远看塔山如屏风,也像舰只行驶江上,故又称“军舰山”。塔山上有明建古塔,八角,七层,实心,高13.3米,北面嵌佛像,称寿佛塔

九马画山

九马画山是桂林漓江的景观之一,位于兴坪镇西北4公里,山高400余米,宽200米。

猫儿山

猫儿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坐落在桂林兴安、资源两县交界的猫儿山主峰海拔高达2141.5米,不仅是广西的第一高峰,更是华南地区的巅峰,被誉为“五岭极顶、华南之巅”。山峦起伏,远看犹如一只“卧猫”,故得此名。面积17008.5公顷,原始森林15158.3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6.48%。

七星岩

七星岩景区位于桂林市市中心漓江东岸,占地137.4公顷,因七座山峰的分列恰如苍穹高悬的北斗七星而得名,汇聚了桂林的“休闲(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浪漫、激情”。是桂林文化山水的坐标、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景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中国首批4A级景区。

芦笛岩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区北郊,距市中心5千米,因芦笛岩洞口长有一种可做笛子的芦荻草而得名,它是整个漓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口高于山下平地26米,洞深240米,高2米~18米,宽2米~93米,景点有狮岭朝霞、塔松傲雪、高峡飞瀑、原始森林、帘外云山、水晶宫、远望山城、云台揽胜、幽境听笛、双柱擎天、雄狮送客等30多处。

芦笛岩有游览、科研、历史和文化价值,被世界旅游组织推荐为“世界最佳旅游游览景区”。自196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以来,截至2024年,芦笛景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4500万人次,接待量居世界溶洞之首;景区还先后接待了300多位国内外元首和政要,因此芦笛岩也被誉为“国宾洞”。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位于象山区甑皮岩26号,万福路与凯风路交汇处西北角,是一处遗址类的史前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于197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甑皮岩国家遗址公园、同年甑皮岩遗址也被公布为全国150处大遗址之一。甑皮岩遗址是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典型代表,面积300平方米。

八角寨

八角寨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福竹村境内,地处湘桂交界的越城岭山脉腹地,又名云台山,其地貌分布范围4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八角寨拥有丹霞山峰林、丹霞孤峰、丹霞峰丘和丹霞微观地貌四大类型,此处有龙脊天梯、泪眼石、一吻千年、天人栈道、花山岭、生死谷、人字天、群螺观天、神象饮水、龙头香、天宫寺、降龙庵等13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点。还可见云海、云带、云涛、云湖、佛光等奇景,云蒸霞蔚,被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资江·天门山景区

资江·天门山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北部,属丹霞地貌、生态型自然风景区。其方圆10千米,由东线(百卉谷、极限观光索道、天脊、玻璃观景平台)、西线(一线天、天门寺)、神仙寨以及桃花岛四部分组成。

资江,是资源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东北麓,流入湖南省境内,最后注入洞庭湖,属长江水系。资江漂流全程22.5公里,下45个滩,拐31道湾。资江两岸植被保护良好,流量、流速相对稳定。天门山地处资江左岸,其方圆10多平方公里,其三十八岩、十九涧、二潭、六泉、八石等构成“百卉谷生态景园”。在海拔630米的神仙寨顶有方圆56亩的原始森林,20多米长的绝壁玻璃观景平台像臂膀一样伸在700多米的山上。其它还有“天门壁画”“天脊”“一线天”、等20多处景色。

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其中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300米,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龙脊梯田的景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龙脊梯田景区内居住着壮、瑶两种民族,以壮族为主,龙脊的壮族是北壮的代表。

遇龙河

遇龙河是漓江阳朔镇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从遇龙桥到工农桥18.8公里水程,有28道堰坝,景点百余处,整个遇龙河景区都是纯自然山水园地。遇龙河景区主要从事竹筏双人长漂和八人休闲漂,建有金龙桥、夏棠、兴隆、骥马、水厄底5个长漂码头和万景、青厄渡、龙潭3个休闲游码头以及遇龙桥码头双人休闲漂。

五排河

五排河河面宽5~30米,上下游落差近300米,位于华南第一峰猫儿西南麓,发源于海拔1883米的金紫山,是资源县境内第二大河,流经车田、两水、河口三个民族乡后,汇入柳江,最后流入珠江,属珠江水系。

漓江

漓江属珠江水系桂江的上游河段,历史上曾有桂水、桂江、癸水、东江等别称。它发源于兴安县与资源县交界处、海拔1732米的越城岭老山界南侧,流经桂林市,流域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漓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山水景观。漓江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宝鼎瀑布

宝鼎瀑布距县城12公里,景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由宝鼎瀑布、宝鼎湖、宝鼎山、白云庵、原始矮林构成。其发源于华南第二高峰真宝鼎,水流量大,落差近700米,从瀑顶到瀑底形成九级瀑布直落宝鼎湖,宝鼎湖面积705亩,最深50米、平均深度35米。

两江四湖

桂林“两江四湖”,即指漓江桃花江木龙湖(含铁佛塘)、桂湖、榕湖、杉湖,其环城水系全长7.33公里,水面面积38.59万平方米。

桂林尧山

尧山位于桂林市东北,尧山距市区约8公里。尧山景区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尧山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尧山西坡海拔450米处,秦时建尧庙,尧山之名由此而来。尧山在海拔600-700米处,原建有白鹿庵,为唐白鹿禅师故居,亦称玉皇阁。海拔200米处,明建祝圣庵,茅坪庵

开发与保护

生态保护与修复

2014-2023年,桂林市新建42个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项目,投资约5000万元以控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污染;同时开展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该工程总投资54.91亿元、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0亿元,截至2024年9月已完成总投资 29.80 亿元,完成比例54%,且同期漓江流域各县区完成植树造林5.48万亩,进一步提升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立法与执法

桂林市构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引领的地方法规体系,推动生态治理法治化;与自治区高院、检察院等建立司法保障联动机制(自治区检察院出台16条保护措施),2023年开展 “八乱” 整治852次、查获渔业违法案件196宗;建设数字漓江5G综合平台,运用科技实施 “天地空” 一体化监测,每年排查自然保护地违法行为,且已完成7项中央及自治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剩余7个达到序时进度。

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2021 年至今,桂林市投入14.74亿元乡村建设衔接资金(含 1120.54 万元垃圾处理、4687.98万元污水治理资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 “大美漓江” 田园综合体,推动7个乡镇、42个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镇,形成 “三产融合” 乡村振兴模式;同时申请建立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2017年开始,自治区提高已落界确权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权属集体和个人的公益林补偿标准。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由2017年的20元/亩·年提高到2021年土山36/亩·年、石山22元/亩·年。

资金投入

桂林市以 “漓江保护日”“世界环境日” 等为契机宣传保护政策;2020年以来,桂林市统筹128.57亿元投入漓江生态保护,推动自治区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保护资金;2024年,桂林市推进漓江申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等国际奖项,举办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大会等论坛,交流探讨为漓江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

旅游开发与产业融合

桂林将漓江生态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漓江游船企业整合重组,健全游船星级管理体系和排筏运营机制,创新旅游经营模式和投融资机制。2022年,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打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第一艘五星级新能源游船“桂林旅游号”在漓江投入运营。另外,桂林市还投入1亿元开展漓江排筏 “油改电” 工作,截至2024年,已有1000余艘电动排筏投入使用。

相关文化

相关活动

2017年6月22日,中国南方史前考古暨桂林父子岩遗址发掘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当天为桂林举行了“甑皮岩遗址”揭牌。

2024年11月2日—3日,在桂林山漓江阳朔镇新城音乐大草坪上举办了阳朔发呆音乐节活动。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每日一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文旅中国.2025-09-09

桂林山水:闻名遐迩的典型岩溶地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25-09-09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广西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5-09-10

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广西桂林资源县人民政府.2025-09-10

龙胜龙脊梯田.中国台湾网.2025-09-10

漓江简介.桂林漓江景区旅游官网.2025-09-13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5-09-09

图说地球|桂林山水.文旅中国.2025-09-10

“世界级”的桂林山水是如何炼成的?.桂林日报.2025-09-09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2025-09-11

桂林芦笛岩 世界国宾洞.腾讯网.2025-09-10

广西日游客量最多的岩洞——桂林芦笛岩.广西地情网.2025-09-10

桂林山水之魂——象鼻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2025-09-10

丹霞之魂八角寨.中国日报网.2025-09-10

遇龙河.广西天气.2025-09-11

..2025-09-09

漓江:千年奔涌 一江传奇.今日头条.2025-09-09

CCTV-国家地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央视网.2025-09-09

CCTV-国家地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央视网.2025-09-09

聚焦桂林经典系列报道|桂林环城水系:城景交融 旅游明珠.搜狐网.2025-09-09

走进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 领略“世界丹霞之魂”奇观.印象网.2025-09-09

桂林开工建设“两江四湖”二期工程.新浪财经.2025-09-09

地形地貌.广西桂林市人民政府.2025-09-10

气候土壤.广西桂林市人民政府.2025-09-10

桂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推动“自然城市”平台建设.今日头条.2025-09-10

一湾江水入画来.一湾江水入画来.2025-09-10

九马画山.九马画山.2025-09-10

猫儿山为何被称为漓江“心脏”?.腾讯网.2025-09-10

七星岩.景区介绍.2025-09-10

资江·天门山景区.资源县文广体旅局 .2025-09-10

资江·天门山景区.人民网.2025-09-10

遇龙河景区介绍.遇龙河景区介绍.2025-09-10

资源五排河.北方网.2025-09-10

宝鼎瀑布.人民网.2025-09-10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桂林两江四湖景区.2025-09-10

尧山.新浪旅游.2025-09-10

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431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广西桂林市人民政府.2025-09-11

执生态之笔绘美丽漓江.执生态之笔绘美丽漓江.2025-09-11

东西问|吴文燕:如何从桂林石刻中读懂中国文化?.中国新闻网.2025-09-11

桂林:那山那水 如诗如画.今日头条.2025-09-11

桂林这个层面上的“山水”,同样“甲天下”!.腾讯网.2025-09-11

桂林山水传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5-09-11

桂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5-09-11

第五套人民币背面图案.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2025-09-10

【品美食】 桂林米粉.浙江铁警青年.2025-09-11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为桂林举行“万年智慧圣地”揭牌.中国新闻网.2025-09-11

在山水之间赴一场音乐盛会 阳朔发呆音乐节吸引上万乐迷参加.桂林日报.2025-09-11

柳州市多家旅行社踩线考察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广西桂林资源县人民政府.2025-09-11

Author avatar
雪山春水
5评
转发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2313号

虚幻引擎雅思百科